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8 16:05:25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1

每个家长作为初学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也有“望子成龙”的“理想”,可是怎么教育却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可这仅仅只是育儿漫长过程中最基本的一步,除此之外,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

《父母课堂》告诉我:儿童心灵的启蒙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而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己,来好好发现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并鼓励他成为的自己己。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好的土壤,让他能够发芽、成长。

杨绛先生说过“好的教育首先是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己觉性,培养人的而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己。”这就要求做父母的我们平日从自己身做起,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学习方面,我们要求他上课会听讲,学会基本知识并会应用就行,不是特别在意考试的分数,而是针对孩子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尽量让孩子带着兴趣主动学习;同时,我们也会不定期的就孩子在校的表现与老师进行沟通,做到有问题及时督促改正。让孩子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

为了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知识,我特别重视孩子的阅读,为孩子开启阅读之门,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贵在坚持,要保证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书,定期给他买书,养成正确的好的阅读习惯,好的书籍会让孩子记住很多优美的词句并运用到作文中,帮助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家每周都有亲子阅读和讨论书籍时间,让他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习惯成自己然,每天他不看会书就觉得少了什么。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可以让孩子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边走边听边看,那种感受是入了骨髓的,是可以存在记忆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都会带他去外地旅游自己由行,自己己提前做好攻略,网上自己订住宿,机票,虽然麻烦,但是适合亲子游,一切都是慢节奏的,有名胜古迹的地方就多停留一会儿,讲讲历史典故,让他自己己通过自己己的语言把旅途所见所闻以录音、日记或者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适当的让爱美食的他自己己做美食攻略,今年带他去西安、重庆、北京等,就是他负责查找的,提供的几个地方还不错。并且写作文时文字越来越生动,内容越来越丰富。

在孩子的家教上,我特别注意行动力的培养。做孩子的游戏玩伴,不仅增进亲子感情,还能培养他的行动力和学习能力。玩和学习是统一的,有益的玩和科学的学习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保持平和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知道该做什么,却没有做的力量,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到。

光想不做、光说不练或者凭一时的情绪简单做做,都是靠不住的。在孩子的教育上,不仅仅需要讲道理,更多地给孩子提供一个实践行动的氛围,使孩子们在行动中培养行动力,才可以让我们的下一代学得更好、走得更远。

龙应台说过“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这也是我对孩子未来的希冀。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2

学校组织观看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播放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让我有幸聆听专家讲座、接受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是感慨万千!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单靠学校教育不会成功,还需要家校通力协作。学校的专业性可以更好的教育培养孩子,同时也可以给家长切合的指导。通过此次家庭教育公开课,我获得了更深的教育理解和感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己独特的性格以及想法。学校和家庭要建立相对统一的教育理念,老师和家长需要密切配合,整体做到步调一致。但每个家庭针对自己己孩子的独特性格,应该有自己己的教育方法,不是别人成功的案例,用在自己己孩子身上就一定可行,适合的才是的。

学校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教育,作为家庭应该是学校的一个延伸,老师把知识交给了孩子,如何运用知识,培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确实有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老师一个班级40名左右的学生,老师会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整体的引导教育孩子,但是没有办法如同父母一样一对一的了解指导。同时爱的陪伴也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只有陪伴后才会更了解,了解后才可能会找到最适合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不过分的干预孩子的生活,但是却需要做到了解自己己的孩子,适时的提醒。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初期学习的时候很多是会去模仿,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己有所要求。以身作则有时候比威逼利诱管用很多。学校的老师不仅给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样,同时能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缺点,及时的同家长沟通。我们作为家长,也如同刚入学的学生一样,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听取意见,听取老师们专业的意见,才能更好的引导教育孩子,并且适应新时代带来的变化。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他们的生命都是属于自己己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只能教会他们知识与道德,他们需要自己己学会判断和成长,最终成就适合自己己独特的人生。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3

要不是看到孩子挑灯夜战备考生物,我甚至都不知道孩子考试的事情;要不是孩子说学校给家长布置了阅读和写作任务,我也不会去读杨东平教授的文章《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要不是我爱人非把让家长写学习心得的作业留给我,我可能到现在也不会反思自己己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缺失。

一直都以为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家长,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之后,孩子接受教育的任务就交给老师了,自己己做甩手掌柜也乐得轻松。细思之,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缺失的陪伴最后都需要加倍来偿还。孩子上幼儿园读小学低年级时,因为年龄原因,还需要家长事事亲力亲为,不厌其烦地讲故事、耐着性子陪伴写作业、出去玩耍目光时时不敢偏离……但等孩子上了小学四年级之后,我想当然地认为小小男子汉长大了,完全可以合理安排自己己的学习,照顾自己身的安全,而且不是经常听到“家长要学会放手”之类的呼声吗?于是,我也就理所当然地学着放手,不再事无巨细地去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书还是会买很多,让他自己己读吧,但读了什么,读了多少,效果怎样,基本上不曾过问。渐渐地,我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也仅限每一学期对考试成 ……此处隐藏4945个字……座,通过这次讲座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对考试有了更宽范围的了解,之前理解考试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检测,考不好就是孩子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复习时间投入的不够,通过讲座认识到考试其实是对学习态度、方法、效率、兴趣、学习时间的投入、落实和孩子的心理承受压力的一个检测。

二、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各科成绩优异,有时孩子考不好回来就是一顿教训,通过讲座认识到考不好其实检测出孩子的很多问题,每一次考试不管成绩好与坏,家长都应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思考总结,找出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三、和孩子多沟通交流,辅助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明确的学习规划,学习规划要做到有事可干,专时专用,监督孩子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进行思考总结,然后形成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要让孩子劳逸结合,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要坚持运动和阅读的好习惯,业余多参加一些公益和兴趣活动,增加孩子的知识面。

孩子进入亦中学习和生活快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充分感受到了学校方方面面为孩子们着想的氛围和老师们专业负责的精神,相信孩子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下会成为的自己。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9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人父母之后。从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到现在成长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谓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行。虽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学时,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紧张,每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一次小测验,我们比孩子还要焦虑,总想让孩子的学习在起初打好一个基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才认识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从对家长的依赖学习到独立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引导。

我们既不能把孩子扔给老师,单纯地让老师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师的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送到学校万事大吉,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和老师相处,很多的处世方式是来自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把好关。进入高年级,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时候在家庭里反映出来的问题,我都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毕竟孩子还没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观念,如果有不好的习惯,我会请班主任老师和我共同引导一下,疏导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班主任老师,说实话很多方面老师比我们家长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所以我选择完全信任,我相信学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们家长希望的目标前行。

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看到了学校老师的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极力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顺势而养,顺势而育,我们需要共同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10

我与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很关心自己孩子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并能健康成长。虽然我觉得孩子比较乖巧懂事,但他也有不足之处。

谈到家校共育心得,我看了许多其他家长的文章,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及时的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应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上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多多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用的,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心急,要有耐心对孩子少责怪批评。多鼓励引导,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应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家长应理解和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对不好的习惯要加以改正。从而发现自己的个性。

家乡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的看待孩子所受的委屈,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地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他。如果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的同时,不要一味的关注成绩。要注重孩子的综合素养,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培养。

家长应让孩子经历挫折,之后再给孩子分析原因,讲明道理,让孩子承受委屈挫折的同时,能勇敢的站起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斗志。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能一蹴而来就,学习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作为家长,希望学校能够搭建起家校沟通的平台。共同努力。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已深深的体会到做家长就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多方面对他能正确的引导,耐心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来完成。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11

得益于路老师的推荐,今天有幸聆听了杨正伟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杨老师在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制作一份档案、组织一次活动、拍摄一张照片、认识一位忙人和写好一封书信,五个方面为我们道出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小绝招。

制作一份档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所以要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份真实的档案。同时让家长觉得老师愿意去关注了解他的孩子,为营造良好家校关系迈出第一步。

组织一次活动,作为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况,及时组织一些温暖的亲子活动,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也使家校沟通变得轻松而充满温情。

拍摄一张照片,时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来发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在校时的幸福与快乐,也会给家长带来愉悦的感受。一张照片能见证孩子在校时最感人或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的是孩子们最为灿烂的片刻,也会让家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为家校沟通铺设好坚实的桥梁。

认识一位忙人,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对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要去关注,真正做好家校沟通,让家长们体会到我们对他孩子的关注与爱护。去认识好“父亲”这个忙人,

写好一封书信,书信不在于有完美的文笔,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种默默而温暖的理解与沟通。我们可以动员孩子常和父母写写信,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好地沟通,从而让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过杨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家校建立和谐关系方面收获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上,去和家长们一起努力向前。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