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10-12 09:29:16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13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13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1

键盘是基础的输入工具,要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这第一步当然就得从掌握键盘操作开始。但是,对初学的小学生来说,与简便、“听话”的鼠标比起来,键盘简直就是“复杂”与“别扭”的代名词。加上每周仅一节的课时安排以及学生课后练习的缺失,往往使得键盘教学收效甚微。如何突破这一瓶颈,促进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快速提高?在此,我结合近些年的键盘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键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一、不需太早,选择合适时机入手,可以事半功倍

目前,福建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把三年级作为起始年级,个人对此比较认同。因为,三年级学生在手的生理发育上才基本达到当手指归位时对主键区上的各个键容易触及的要求;其次,这时英语课程也已开始,学生对主键区上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也已不再陌生,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对学习键盘的畏惧感;再者,与此时语文科刚开始的短文教学配合,让学生在实际的短文应用中认识学习键盘的意义,并且熟练指法,这样再合宜不过了。

二、重视键盘分区教学、明确学习目标,减轻学生畏惧感

键盘上有一百来个键,乍看之下,让没学习过键盘的成年人也难免心生畏惧——更何况是几岁大的孩子?通过教师对键盘分区的重点教学,让学生对键盘的各个键区的功能划分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了,也就不那么怕了。其次,教师必须告诉学生:主键区的操作在电脑应用中最基本、也最重要,只要熟练掌握了主键区的操作,就能用它来进行今后电脑的大部分应用!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明确的近期目标,思想上引起了重视,畏惧感就能有效减轻,同时主动性就能得到发挥。

三、多策略突破指法难点

1、实际投影演示,突破手指摆放与击键难点

电脑教室中有配投影的,教师也轻松,只要直接把手指的摆放以及击键的过程实际演示给学生看,再直观不过的了。即使像我的电脑教室中没配。我也是宁可多花些时间,把学生带到有投影的教室去,边看演示,边让学生在课桌上模拟操作,然后再带回电脑教室继续上课。这样看似繁琐,但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因为,学生的操作准确率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基准键教学多方式强化,突破指法规律难点

⑴教师向学生说明归位到基准键对于提高输入速度的意义。

⑵让学生按顺序背诵8个基准键的位置,形成顺口溜(A、S、D、F、J、K、L、;)

⑶教师让学生思考“G”和“H”这两个键怎么办?从而得出左右手食指各多管一个键的指法规律。

⑷出示基准键这行“A”——“;”这十个键的卡片,让学生在黑板上按键位排序。

⑸学生两两互考,熟练基准键这行的指法,领会指法规律。

3、运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上、下行键的学习

由于在基准键那一行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主键区大致的指法规律。因而,不需要再花过多的时间来向学生讲解上、下行指法的要领。而应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上、下行键的学习。这样既能保持上、基准、下这三行的整体性。又能防止练习单行时键数不多所带来的枯燥感。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机会。具体教学策略有以下几项:

⑴在教材处理上,可以把原本分开的上、下行键各一个课时的内容合并为两个课时的一个整体来教学。第一课时安排初步掌握,第二课时争取形成技能。

⑵对以往学生容易出错的几个键的指法进行提前预防,重点练习。这几个键是“R”与“U”——两手中指较长,因而喜欢“多管闲事”;“C”——这个键被遮住了,看不见,用正确的中指弯下去不放心,所以改用错误的食指;“B”——大拇指离它近,本该是左手食指的事又叫他代劳了……

⑶键盘上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位置看似杂乱,其实又似乎有些规律可循。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在键盘上进行指法的练习。要求学生注意指法的准确性而不强求速度。经过这样的多次练习后,多数学生能够凭借手感记住各个字母所在的位置,课堂效率大大较高了。

四、多频次、多方式练习,形成技能

1、小学阶段的键盘教学在教材上只安排了寥寥几个课时。而小学信息技术科的课时安排每周只有1节。这对于键盘输入这个小学阶段极为基本和重要、需要连贯训练、反复练习的教学内容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加上多数学生课后练习的缺失。使得每节信息课上安排一小段时间进行练习成为必须。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中寻找一小段恰当的时间安排学生练习,比如说预备铃响后到正式铃响之间、新课内容完成后到下课之前的空余时间等。

2、采用多种方式练习

如果采用单一的训练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产生腻烦情绪,更何况是本就枯燥的键盘练习呢?因此,要想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并维持这种兴奋,就更需要教师多动脑筋,学会“想花样”。

⑴以输入中文来促进指法熟练。相比较而言,学生喜欢输入中文的内容,这也能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实用性相吻合。既然如此,教师可以适当改变教材安排的先后顺序,把教材中中英文输入的内容提前到前面来教。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完英文输入后就可以迅速进入中文输入的学习,后续的练习时间又长,又可以在亲切、熟悉的母语环境下进行,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英文输入的枯燥感而同样达到熟练指法的目的。

⑵学生两两互评练习。以这种方式练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两人争执不下时可以请别的同学或老师来判定。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极大地发挥,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⑶借助打字软件来练习。优秀的打字练习软件具有完善的功能、美观的界面、模拟的情境。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练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⑷通过比赛来练习。比赛是一种能够迅速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赛的形式可以是借助软件,也可以是教师当“老板”,学生当“秘书”的“听打”。还可以是背诵语文课文中的某小段的“默打”等。

五、充分发挥“助教”的作用

学生的键盘操作水平差异很大。这其中水平高的学生已接近了老师,而水平低的学生可能连手的放置姿势都还没掌握好。这类学生如果都由教师一对一地辅导,工作量太大,时间上也不允许。既然这样,放着那些水平高的“助教”不用,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要注意以高的标准来要求这些“助教”,如鼓励他们实现盲打等,以促进其“执教”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六、慎用打字软件中的游戏功能

游戏总能吸引人 ……此处隐藏20377个字……命课堂”。

二、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皆因内因驱动,兴趣使然,学习信息技术当然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们普遍喜爱信息技术课程,因为相对于传统学科,信息技术包含声音、动画、视频等其它学科所没有的信息,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的信息形式吸引了他们。因此,我平时在上课时,大量利用自己编制的课件,图文并茂,并加入声音和视频,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比如,讲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课《认识计算机》时,把中央处理器比喻成人的大脑,负责运算,存储器比喻成人大脑的记忆区,负责存储信息,输入设备比喻成人的眼睛、耳朵,负责从外部摄入信息,输出设备比喻成人的嘴巴,负责向外部表达信息,这样生动形象的讲解更有利于小朋友们接受。

三、注重创新教育

现在上课用的多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对课件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件了解学习任务,掌握知识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如在画图的时候,先利用课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画图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演示如何利用工具画出一张图片,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对画图软件感兴趣了,教学任务就能更好的完成。如在画图时,基本的使用工具都讲解了,那‘仙女袋’的工具就由学生自主学习,操作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课程结束前,再强调讲解学生们易犯的错误,加深记忆。开始是模仿老师的画,最后再设计画出自己心中的画。一年级学生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重视课后练习

教材在每一课课后都设计了课后练习,这些练习大都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如在认识计算机这一课课后有一个小调查,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到当地的计算机专卖店,看看那里的计算机有哪些种类,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后面有一张调查结果表.我在教学这一课时也布置了这个小调查,让有条件的同学去参观一下.有两位同学完成了调查表,两位同学分别给大家讲了他们在计算机专卖店的见闻,还回答了专卖店叔叔的问题,其他同学听得很认真,感到很好奇.在巩固深化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实践与应用,提高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13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正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游戏入门,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道、授业、解惑”,这个“道”字,不仅包含了完成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别人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例如Windows系统及其相关应用软件的知识,包罗万象,应用广泛,教者不可能在每周一节课的条件下教会学生那么多的知识,唯一之计就是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其学习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善其身。例如教者演示、讲解C盘里的文件管理,学生就要懂得D盘、其他磁盘文件管理的方法;教者演示、讲解在Word文档里图片的插入、移动方法,学生就要懂得视频、声音文件等的操作;教者演示、讲解网卡的硬、软件的安装,学生就要懂得调制解调器等其他硬件的安装、调试等。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不会有局限性,而能够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发展、创新,从而有新的收获。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