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课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演唱《春天的信使》;听赏《春之声圆舞曲》
教学目标:
1、能演唱《春天的信使》,感受富有生命力的春天,培养喜爱之情。
2、听赏《春之声圆舞曲》感受春天,感受圆舞曲的魅力。
3、了解约翰·施特劳斯乐曲。
教学重点:
用热情的歌声表现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练习
春天来到人间,微风吹遍草原,山谷中传来阵阵回响。用音乐来模仿春风的旋律。
1、视唱用五年级下“春风的旋律”。
2、说说你眼中的春天?
二、听赏《春之声圆舞曲》
1、初听《春之声圆舞曲》
春天来到人间,小鸟都在欢乐的歌唱。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用一首《春之声圆舞曲》表现了他眼里的春天。一起听赏这首曲子。
提问:说一说你感觉到约翰·施特劳斯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2、简单介绍约翰·施特劳斯
《春之声圆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曲
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83年创作了这首圆舞曲,曾被填词成为声乐曲。尽管作曲家本人在创作这首乐曲时已经年近六旬,但从音乐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无比的青春活力。
3、老师与学生谈谈圆舞曲
提问:圆舞曲总是三拍子的吗?
4、你还听过约翰·施特劳斯其它乐曲吗?
(根据情况可由老师介绍)
三、学习《春天的信使》
1、听《春天的信使》
提问:在亲切热情的歌声与旋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听《春天的信使》
要求:随旋律哼唱歌曲
提问:歌曲表达对春天赞美歌颂的是哪部分?
提问:怎样才能表现强烈的赞美情怀了?(唱得较强)
4、哼唱歌曲后部分。(强调节奏稳,掌握附点音符)
5、试唱全曲(注意八分休止符)
6、质疑问难
7、处理歌曲的演唱(师生相互讨论交流)
8、参与《春天的信使》演唱活动及评价(师生互动的方式)
结束语: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充满生命力的季节,春天是非常美好的,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美好的春天里能够学习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祝同学们拥有一个美丽的春天,健康成长。
课后反思:在本学月,我单独对学生的演唱进行了抽查,发现学生的音准有比较明显的问题,这应该在我们教研组都引起所有教师的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音准成了我们的一个难点。
音乐课教学设计2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第九单元“飞呀飞”。此单元包括歌曲《小蜜蜂》、《小乌鸦找妈妈》,欣赏《蜜蜂》、《蝴蝶》等教学内容。编者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本课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欣赏器乐作品《蜜蜂》、《蝴蝶》。为更好地实现编者的意图,教者拓展了教学内容,将排箫音乐《鹰》引入课堂。此课属于“感受与鉴赏”教学领域。
二、学情分析
“蜜蜂”和“蝴蝶”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小动物,他们在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画片等不同渠道贮存了有关的“蜜蜂”和“蝴蝶”的表象和知识,但对于用音乐来表现“蜜蜂”和“蝴蝶”的学习还是首次。本节课的音乐形象生动而鲜明,非常适合学生学习。
三、设计意图和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主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注意了:
1、体现课改理念,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师首先注意尊重学生——这一欣赏主体对音乐的独特体验,然后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获得进步的过程。
2、突出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音乐课既要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要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那么,在感受与鉴赏教学领域的学习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安静聆听——学会聆听——能根据音乐进行表现。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飞”的音乐形象,感受动物的可爱。
2、学生在充分的聆听中获得对音乐作品的自主感受和体验,并能够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展开充分的想象,进行大胆的模仿、表现。
3、能够安静的聆听并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蜜蜂》、《蝴蝶》、《鹰》不同的飞的形象,领会音乐要素(节奏、音色、速度、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师生共同复习旧知《幸福拍手歌》,进教室。
2、 教师变换语速,向学生问好,并启发学生也用相应的语速 向 老师问好。
(设计意图:
1、在音乐中开始音乐课的学习,突出了学科的特点;
2、考虑到是借班上课,此举有利于学生放松情绪,振奋精神,为后面的学习做情绪上的铺垫;3、变换语速的师生问好,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听觉,引导学生注意聆听,并根据所听到的,做出反映,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二、欣赏表现《蜜蜂》
一)、听音乐,猜谜语,引入新知;
1、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师: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大家注意:我们这次的谜面是一段音乐,谜底呢,是一种会飞的小动物,请注意听吧!(学生初听音乐)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回答)蜻蜓、蜜蜂、瓢虫、飞蛾······
师: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
生1:我觉得音乐速度很快,就象蜜蜂在飞
生2:很象蜜蜂飞的声音嗡嗡嗡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知的音乐要素来描述音乐的形象,将感性的体验与理性的学习相联系。)
师:播放《蜜蜂》片段:请同学们听音乐,猜演奏的乐器,如果你猜出来了,就试着模仿演奏。
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小提琴
师:边粘贴乐曲名称、小提琴的画片以及作曲家的名字,边总结“对,大家回答的非常准确,这首曲子用小提琴特有的音色形象演奏的,让我们随着音乐来用动作来模仿一下 ……此处隐藏16959个字……的声音演唱,自己演唱的同时还要听到另一声部的声音。你可以想一想:男孩睡的可真香啊!我们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呼唤他呢?急促,亲切,跳跃的声音。
我们来看看,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旋律一样吗?那哪个声部先唱?注意了,第一声部比第二声部多了一个快起床。我们大家分为两个声部,一起来唱唱。
3)、检测练习,更好的完成歌曲、表现歌曲。请学生到前边来演唱歌曲。
五、拓展
欣赏捷克民歌《牧童》让学生多了解一些捷克的音乐。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捷克的《白鸽》这首歌曲,也体验了轮唱的演唱形式。你们知道吗?外国还有很多优秀的民歌作品,它们代表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能够多欣赏一些外国民歌,增加自己对各个国家民歌的了解。
音乐课教学设计14我所上的是花城出版社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动物世界小东和他的动物朋友中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这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曲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歌词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3、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象蜗牛一样要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的。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在组织教学这一环节中我采用结合上节课学生所接触的熟悉的各种小动物的名字,以亲切的谈话的方式引入课堂。一开始就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同学们小东家可真热闹,有这么多的小动物朋友,今天又来了两位,请仔细听他们是谁呢?随即播放歌曲录音,同学们顿时产生好奇心带着问题,带着疑问,走入了课堂。同时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蜗牛与黄鹂鸟》视频,以比较直观性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初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了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形象,而且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二)歌曲教学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边听边用不同角色的音乐形象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对歌曲反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的把握,并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角色形象。我主要分两大块来完成:一是学唱歌曲,二是歌曲处理。一开始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聆听歌曲而是通过看图片听音乐故事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蜗牛与黄鹂鸟》的歌唱内容,以口语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理解,使学生对歌曲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情景,扩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画面,运用听唱法这种歌曲教唱的方法来完成歌曲学唱的。在歌曲处理这个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改变歌曲的速度、运用不同的情绪的来演唱各个角色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蜗牛是怎样的形象,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和感情来表现蜗牛的形象。同样的方法,黄鹂鸟呢?这样容易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在接下去的拓展内容环节中,我设计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分角色比赛唱,戴头饰表演唱和填词创编故事等内容,而第三个内容填词创编故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此环节中,我采用的是边引导边让学生说的方式进行的,最后老师总结。总之,拓展的内容对于发挥学生的创编和表演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他们音乐表演的自信心,在他们在唱、听、看、演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让他们学习到了蜗牛的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音乐课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智育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牧童》和欣赏童声合唱《山童》,感受和唱歌曲带给人的美妙和声以及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2.欣赏《牧童短笛》,掌握作品的曲式结构,理解作品所表现得意境。
3.了解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
[素质发展目标]:继续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二声部歌曲。通过学习歌曲《牧童》,加强二声部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二声部演唱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因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得意境。
2.用运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
[教学难点]:学习二声部歌曲《牧童》。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音带、欣赏乐曲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进行二声部演唱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牧童》,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作品吗?同学们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由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二、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提示: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可以将乐曲分成几段?每段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2、分段欣赏,体会乐曲的情绪。
记忆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
(1)第一乐段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了什么?
A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B出示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哼唱主题旋律。
C乐曲特点: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
(2)第二乐段的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了什么?
请你用线条表现音乐的旋律的特点。
(快速、旋律跳跃、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3)欣赏第三乐段:听一听,这一段与前面的哪一段相似?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与第一段相似,但音多了,节奏密集)
教师在琴上弹奏第三乐段的主题,告诉学生这种方式叫做“加花”。
3、完成书上的练习。
4、完整欣赏乐曲,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5、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牧童的古诗、故事或者绘画作品?
5、欣赏由长笛演奏的《牧童短笛》。
三、简介作者,欣赏作品。